红鹦鹉人能吃吗?
红鹦鹉是濒危动物,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被禁止售卖食用的。如果售卖、吃鹦鹉会受到法律的严惩。鹦鹉目约有370余种,分布较广,几乎遍布于除南极以外所有大陆上的暖地和热带地区,尤以中南美洲为最多,澳大利亚、非洲、南亚和马来群岛也有。常栖息于热带雨林之中,部分种类也出现于山区或靠近海洋地区。通常在早上和黄昏时分觅食。多数肉食性,少数草食性。主食昆虫、蜘蛛和小型脊椎动物,有时也吃水果、鸟卵和种子等。该目多为善于飞行和筑巢的种类,巢呈盘状或碗状,用树叶、草、羽毛、兽毛等构成。每窝产卵2-8枚,卵白色。繁殖期行为主要特征是孵卵,交配和营巢。主要漂泊于湖泊和沼泽地区,游泳和浮水生活,善潜水。
中国约29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体大如斑嘴鸭,长约580毫米。嘴长而侧扁,红色,先端具匙状的开口。额至头后部、喉和上背白色,在白色头部两侧冠羽长而竖立,形成羽冠,故称凤头。颈白色,具栗色纵纹。头顶具羽冠。上体余部褐色,羽冠、颈侧、颈背栗色。下体纯白,两腿之间具白色长覆羽。体上几无杂色。脚亦为红色。飞行时可见翼上灰色,翼下白色,初级飞羽黑色。雌鸭体较小,冠羽不发达呈绒黑色;额、头顶、头侧和颈暗褐色;体羽灰褐色;胸、腹纯白。幼鸭褐色,头较深,嘴暗褐色,脚、趾浓黄色,眼暗赤褐色。
常常成对或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池塘及水渠间。性机警,善于游泳和潜水。有沿江河上飞习性。游泳时头颔低垂于水面,飞时颈亦伸直。杂食性。以田间的谷物、薯类、嫩叶、水草以及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水生昆虫等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10月下旬开始交配,翌年3月初到达长江流域,3月底4月初到达黑龙江流域。4-5月产卵,营巢于水边和芦苇丛中地面洼处,每窝产卵8-10枚。卵呈土黄色,有光泽。雌鸟孵卵,期为25-30天。初生幼鸭全身褐色,有黄色斑纹和纵纹,130天后接近成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