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的毛色和遗传有关系吗?
狗的毛色取决于基因的表达,而基因又是由DNA序列决定的。所以从基因的角度来说,不同颜色狗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没有颜色的“黑”、 “白”“黄”这些主观描述其实是人类对于不同光谱反射率动物毛发的归类。例如,我们常说的黑色其实应该叫“中低波长黑色素基因型”,黄色则是指“高波长黄色素基因型”... 因此我们可以用PCR方法检测与色素形成相关的基因,从而预测未来小狗的毛色。
有些基因除了影响毛色还会影响体型、头骨形状甚至性格等等。不过对于狗主人来说,最关注的往往还是毛色问题。 目前研究最深入的犬染色体的区域是微卫星染色体(microsatellite) 。
在微卫星染色体上,常常有很多重复单位,一个单位通常只有几十个核苷酸,但重复次数可以很多。不同物种的重复单位长度是不同的,比如人的微卫星平均每个重复单元仅有17个核苷酸,而在小鼠则有50个。因为重复单位的数量可以通过基因组测序直接得到,所以可以根据重复单位的长度推测犬的毛色。
比如一只小狗的基因组测序显示微卫星染色体区域有230个重复单位,而同一品种小狗的基因组测序显示这一基因位点有190个或更多的重复单位,那么就可以推断出它属于浅色系皮毛的品种。 其实人类也是一样,在判断皮肤病的病因或者药物敏感性的时候经常会检测相关区域的微卫星染色体,通过对比正常人细胞与患者细胞的微卫星长度变化来判断疾病状态。只不过在检测过程中需要用引物来特异扩增不同的区域。 而如果是刚刚出生的小婴儿需要判断其皮肤颜色时,则可直接观察其头皮上的毛发即可,因为发色的本质是毛干中色素颗粒的数量及类型所致。如果新生儿的头发变灰,那么可能意味着长大后头发的颜色也会变成老年时期的银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