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生病尿会发黄吗?
说明一下,我的回答只是对于一般情况的判断,不涵盖特殊案例,且由于经验有限,回答可能存在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多多包涵。 先给出答案吧 如果狗狗生病后尿液长期发黄(1周以上),那么可以确诊为病变;如果发生急性尿黄情况(1周内),则可排除病变可能。 接下来上理由!
①正常情况下,狗狗进食以后,食物经咀嚼被唾液泡软,然后进入胃中被胃酸分解,部分营养成分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未被吸收的营养物质则进入肠道,被大肠内的细菌分解,产生胺类物质、吲哚等有害物质以及尿酸盐等物质。这些物质的排出途径除了粪便之外,还有尿液和呼吸道。其中,氨基酸的代谢最终产物是尿素,而尿素在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会通过肾脏由尿液排出体外。当血液中尿素含量升高时,就会通过泌尿道从尿液中排出,此时如果狗狗喝水较少,尿液浓度较高,就可以出现颜色加深现象。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担心。 但如果是疾病导致血液尿素水平升高,而狗狗饮水量足够(尿液稀释度适宜),那么也可以出现尿液黄色变浅的现象。比如肝炎会引起肝功能受损,从而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清胆红素浓度增加,从而经由泌尿道从尿液中排出,就会出现尿黄现象。又比如糖尿病导致血糖升高,也会刺激泌尿道,进而出现尿黄症状等等。
②一般来说,狗狗的尿液中本身含有一些钠、钙、磷等物质,这些元素经过肾脏进入尿液,如果身体没有补充足够的水分,那么金属离子浓度比较高,就会出现灰白色或者乳白色的尿液,当然,这时候如果喝水较多,尿液颜色可以迅速恢复。但这并不能说明一定有病变问题存在。
根据狗狗的尿液状态,可以初步判断其健康状况。但仅仅依靠这点认识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想要科学养宠,为狗狗提供健康保障,还需要结合更多细节进行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