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行为矫正包含什么?
“宠物行为矫正”这一概念被广泛的提及,那么到底什么是“行为矫正”呢? 简单点说,就是当动物做了我们不喜欢或者不希望它做的事情时,通过惩罚(非肢体攻击)来减少此类行为的出现。 当然,并不是直接对动物进行惩罚就能达到目的哦!惩罚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我们要引导它做出我们所希望的行为才是关键。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在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的常见错误以及纠正方法。 错误一、惩罚太过激烈 有很多家长在看见狗狗乱吃东西的时候,一个生气就上去抢,或者是打它的嘴,以为这样就能制止狗狗继续犯错。然而这种惩罚方式对于幼犬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幼犬的消化系统还未发育成熟,人类的拳头大、巴掌大的食物,对于一个幼犬来说可能太大了,很容易发生危险。 正确的方法是:立即阻止狗狗,将它抱开,不让它继续啃下去;如果狗狗已经吞下去了,则及时带去医院催吐。同时注意,在之后的一个阶段里,尽量少给狗狗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除了对食物的限制外,对行为的惩罚也要避免暴力手法。当我们不想让狗狗做某件事情时,可以冷淡地拒绝(不要和它争辩),如果它继续做,就可以采用轻轻拍打屁股或发出警告音的方式来提醒,直到它停止该行为。 对狗狗过于严厉会让它产生恐慌,从而躲避主人而不再接近。 所以,惩罚一定要把握时机和尺度,要让它意识到这是它做错了,但并没有伤害到主人,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错误二、惩罚无规律 很多宠主看到狗狗犯错了就直接惩罚,但是却没有注意到,狗狗可能是由于刚刚睡醒,或者正在兴奋中,又或是刚刚饱餐一顿之后引起的违规行为。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对狗狗日常行为的观察来判断它是因为哪些原因才导致的捣蛋,并且据此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发现狗狗在睡觉之前总是不断的刨坑,那么可以在它快要睡着的时候进行惩罚;如果发现它在玩玩具,可以在它犯错的当下及时收回礼物,予以警示。 但如果是由于疾病问题引发的乱排便等不适行为,我们就需要注意区分了。 这时,我们需要更加耐心和细心地去处理,以免对狗狗造成伤害。
最后,我想说,任何技能的获得都离不开反复的训练和练习,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初期没有看到成效而灰心,要继续坚持才能看见效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