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狐狸可以当宠物?
说到狐,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狐狸精、狐媚子吧。 的确,狐狸是一种善于诱使人类坠入爱河的动物。在古罗马时期,人们就把狐狸视为爱与美的化身(是不是和维纳斯一样?)所以啊,古罗马人把狐狸作为礼物送给新人,寓意新生活的美好与甜蜜;新娘的床上也要铺上狐狸皮,祝福婚姻美满。
当然啦,现在我们都知道,这不过是狐狸的“狡黠”的一面而已——所谓“狐狸精”其实是个骂人的话…… 那为什么狐狸会被认为是“狡黠”的呢?原因嘛,也很简单! 因为狐狸会伪装!
为了观察鸟类的活动,狐狸能够把自己伪装成枯树;为了获得配偶,它又能将自己伪装成漂亮的女生.....而一旦有了这些能力,想要骗过谁,可就不那么难了吧~~ 所以啊,古罗马人除了用狐狸来象征爱情之外,还把它用于象征“诡计多端”。
在西方文化中,狐狸一直都是与诡计、欺骗相关的形象。比如我们熟悉的法国史诗《罗兰之歌》里,主人公罗兰就被人称为“狡猾的狐狸”。 不过啊,虽然在中西方文化中都认为狐狸是比较聪明的动物,但这两种文化对于狐狸智力的描述却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
在中国历代的典籍中,狐狸的智慧一直被描述成一个“渐进”的过程,即狐狸是先聪明后笨,或者说先学会伪装后再慢慢学偷东西的。中国的古典文学对狐狸是“又敬又怕”的。
而在外国的传说里,狐狸却是先傻后聪明,或者说是先被骗然后才开始耍骗子。所以,外国人对于狐狸一直是既佩服又讨厌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中西方会对狐狸的智力有截然不同的描写呢? 这其中呀,可能有着非常深刻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在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国,农业是社会的基础,一切财产都来自于土地。偷东西这种行为是被看得比较严重的。而狐狸这种能偷却不能破坏庄稼的动物,自然就被赋予了一种“渐进的狡猾”,以示警戒。
至于外域,因为商业比农业发展得更快,财产的流动也会更大。于是,对于“诡计”的描述也就更偏重于狐狸那种“先骗后耍”的特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