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士奇温柔么?
不不不,哈士奇一点儿都不温柔!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事实,所有你看到的文章里说的“哈士奇……性格温柔”、“哈士奇……很温顺”等等之类的话都是胡扯! 因为没有所谓的“哈士奇性格”这种说法——就像我们没有说“狮子性格”一样(虽然狮子的确有个性)。
因为猫科动物都没有所谓“个性”的说法,只讲“行为”,而行为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所以我们只能比较各个物种行为的相似处,然后得出一个“类似”结论来描述一种行为。
比如两只家猫玩,它们的行为就很像;而两只老虎玩,除了生殖器刺激,她们的行为也像。但要是公狮子和母狮子玩呢,他们的动作依然迥异,绝不相似。 同样道理,两只哈士奇在做游戏的时候,他们咬合、扑跳的动作非常接近,而两只拉布拉多玩时这些动作也是差不多的。但这跟“哈士奇性格”或“拉拉性格”有什么关系呢? 这只是说明这两个犬种的发育受到了类似外部条件的刺激而已。
所以啊,那些文章里写的什么“哈士奇性格”都不过是作者主观臆断的结果罢了。 那为什么同一个犬种里的狗会表现出如此大的差异呢?因为我们无法控制影响行为的诸多因素,诸如:年龄、性别、身体状态、情绪、外界刺激等等... 在《动物行为学》这本书里,作者就指出:同一种类的动物,由于所处的生理阶段不同、身体状态不一样,他们的行为表现也有很大差距,甚至会出现相同年龄段的动物在行为上大相径庭的情况。
比如《动物行为学》里举的一个例子:雌性斑雀在生育期前(即未到繁殖期)就表现出极强的攻击性,遇到陌生雌性就会咄咄逼人,而那些处于繁殖期的母斑鸠却十分温顺,遇到同类甚至能发出娇嫩的鸣叫;然而一旦进入哺育期,这俩妈鸟的脾气又变得一模一样了。 而同一时期出生的幼年小鼠,在长大后也会表现出巨大的行为差异,有的胆小如鼠,有的则敢跟老鼠一样大。
所以说,行为是无法用“品种”去概括的,只有通过漫长的研究才能找到某些行为背后潜藏的原因。 至于哈士奇的“行为”,请参考另一个问答: 哈士奇到底乖不乖?